11月18日,中国烹饪协会火锅委员会发布了《2021中国火锅企业百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火锅百强企业全年销售收入为1181.6亿元;2021年数据回升,火锅百强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78.2亿元,环比提高25.1%,超过疫情前的销售收入。其中,川渝火锅以32%的强势占比,成为百强火锅最大的火锅派系。
▲图源NCBD
据火锅百强企业各省市分布图显示,火锅百强企业分布省市前十名分别为重庆、四川、江苏、河南、北京、广东、上海、黑龙江、辽宁、吉林,与其他省份拉开明显差距。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重庆朝天门餐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大龙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四川香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四川谭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刘一手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川渝火锅品牌,占据前十榜单的半壁江山。

门店数量庞大
适当的“内卷”可以有效地提升行业的发展进程,而餐饮品牌们也需要“内卷”来助力品牌成长。在小龙坎与蜀大侠等诸多知名品牌,强有力推进行业发展进程的情况下,现今的四川火锅早已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在全国门店数量最多的10个火锅品牌中,来自四川的企业占比50%,门店数量占比52.74%,门店广布全国。其中,除海底捞外,其余四个品牌,包括小龙坎、谭鸭血、蜀大侠、有拈头,都是四川土生土长的火锅品牌。
截至2021年10月,四川共计4.2万家火锅店,是全国火锅门店最多的省份;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共有39.5万家火锅企业,其中四川最多,占比高达12.4%。
产业布局明确
1.中心明确,追求性价比
四川省内火锅门店数量众多,其中成都拥有1.6万家火锅店,占全省火锅门店数量的39.04%,可谓一家独大。而排名第二的绵阳仅有近3000家门店,不足成都的零头。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火锅平均客单价为70.24元,略高于全省67.43元的平均水平,全省排名第三,位于甘孜、阿坝之后。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的火锅平均客单价为76.37元,成都排名第11名。可见,成都的火锅极具性价比。
2.强势布局,发展新市场
近两年,川渝火锅品牌强势布局,以一线城市为主,开始快速扩张门店。据大众点评显示,去年11月在京开出首店的楠火锅,截至目前在京门店已超20家,另有3家门店等待开业。今年9月初,北京首家怂重庆火锅厂在荟聚购物中心开业,预计今年年底全国门店数量将达到24家。
同时,大部分火锅品牌在一线、新一线城市站稳脚跟后,开始持续发力二三线、四五线的下沉市场。如小龙坎、蜀大侠、如在蜀等品牌,在2~5线城市的门店占比均在70%以上,有拈头甚至达到84.2%。
3.政府助力,打造产业园
2018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定把“食品饮料”产业作为全省五大万亿支柱产业来抓。2018年10月,广安市武胜县印发《武胜火锅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中国唯一的以“火锅”命名的专业化产业园建设正式起航。
2022年4月中旬,武胜县经开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杰介绍,毛哥泡菜、丰恒食品、川渝邦食品、皓速科技等40户火锅食品企业入驻武胜火锅产业园,已基本形成了从火锅原材料种植到底料食材加工、仓储物流、集散交易,从产品研发到检验检测、品牌传播、消费体验的火锅全产业链生态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武胜造”火锅调料、油料、底料、食材等正在走向川渝、全国乃至世界。

作为中国火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和重庆的火锅企业打造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火锅品牌,诸如小龙坎、珮姐重庆老火锅、大龙燚、楠火锅、谭鸭血、朝天门等。他们不仅是行业佼佼者,更是备受消费者认可,门店分布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
他们用成绩证明,川渝火锅的麻辣味道始终是中国餐饮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证明川渝火锅产业的发展之路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