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食材在涨价,员工工资在攀升,管理费用直线上涨,房租也越来越贵,餐饮行业的利润正在被一点一点地挤压到极限。
“这么高的成本,餐饮怎么经营?利润越来越低,开店怎么开下去?”如何维持经营有余成为火锅企业和更多餐饮经营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步:管控成本
节流人力成本
餐饮行业经营支出大头就在于房租、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其中房租、原材料这两项成本支出是不可逆的,而人力成本则有很大的弹性空间。配置手法的差异决定了人力成本的不同以及运营效率的高下。
说到节流人力,首先不可避免要节省不必要的人员开支。同时还需要提高员工动能和生产力,并通过将岗位与绩效挂钩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优化采购成本
定向采购,选择稳定保质的供货渠道,既能保证原材料品质,也能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在制定的供货商处采购,可以保障以更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质保量的食材。
现在还有更多的中大型火锅企业或餐企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链,直接从原料源头进行采购,省去中间环节可以极大地减少采购成本,也更好把控食材品质。

第二步:提高效率
科学统计数据
在实际经营中,门店可以掌握更多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数据,哪个菜品更受欢迎,哪个产品销售量相对较低,从库存和报表来看一目了然。科学地统计门店销售状况,可以让经营者更直观地进行经营策略调整,根据消费者喜好进行菜品的合理优化,避免浪费原材料和原材料用尽的尴尬情形。
比如说,报表显示虾滑最受欢迎,同时虾滑购买价格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那么经营者可以热推以鱼滑为主的新菜品。

智能优化升级
餐饮经营需要与时俱进,进行门店设备升级不管是后厨还是前厅都可以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
在上菜环节可以采用现在普遍通用的上菜机器人,辅助传统人力服务,系统可以更科学严谨地识别传菜指令,高速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提升速度保证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帮助降低部分人力成本。
比如,一些系统会把同样的菜按时间顺序自动汇总,让后厨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出菜效率。当出菜超过预设时间,系统也会自动催菜;而服务员也能直接在点菜端直接看到烹饪进度,给顾客及时反馈。

精准营销人群
流量时代,对品牌进行精准营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餐饮企业重视的版块。针对不同消费受众,餐饮企业都会进行不同的营销模式,比如年轻消费群体的营销热点主要就集中在“有创意”“新鲜不一样”上,重点突出消费体验的与众不同。针对商务人群则重点宣传门店和品牌文化、优雅高级的氛围打造等。
此外面对品牌或门店的熟客,更多餐企也在进行精准的会员活动维护。
会员管理的精细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餐馆是否对自己的顾客足够了解。把顾客对于消费金额、年龄和性别等特点区分,做一个相对应的标签。
当组织各种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只推荐给相对应的人群:比如新推出了“圣诞套餐”就推荐给愿意花钱尝试的高消费人群;准备有降价活动,就热推给相对消费能力有限的会员。

第三步:扩大经营
提供“私人订制”
“私人订制”不再仅仅局限于餐厅门店内,品牌的不断拓展,让服务的触手已经延伸到顾客的家庭消费场景之中。例如海底捞的火锅零售外卖,顾客除了享受食品,更重要的是同时接受了其进驻到家庭消费场景内的“服务”。
私人定制的主要目的是扩大餐厅的经营范围,将经营不再局限于餐厅内。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外卖,但随着餐饮新模式多样化发展,未来餐饮上门或餐厅经营模式值得期待。

扩大营业面积
营业面积的扩大,可以在提高餐厅的盈利能力的同时,提高餐厅的品牌势能。比如,一个100平米的店面和一个500平米的店面,其盈利能力和品牌势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大店面经营的同时,相应的各项成本都会增加,如何寻找出中间的平衡点,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更新经营模式
当今时代,“餐+饮”模式正在引流餐饮行业发展风潮,饮品版块也成为火锅门店甚至很多餐厅的利润增长点。未来,“餐+X”的模式将进一步得到扩大,目前,很多大牌餐企业已经开始涉足周边行业,来获取新的盈利点。

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形势对餐饮企业和餐饮人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也带来餐饮行业的新一轮变化。能守得住就能活下来,能创新就都能活得好。